天寶中醫診所

 

肝病資料(飲食禁忌與病患須知)

 

食物禁忌如下 :

(1)禁吃 : 補品 . 如四物湯 . 中將湯 . 八珍 . 十全 . 當歸 . 等等 .

(2)少吃薑母 .羊肉爐 , 為什麼呢 ? 因為大部份都有放補品補藥 .

(3)紅肉與內臟類 , 以及海鮮, 也應少吃 .

(4)其實並不是所有肝病病人都不能服用補藥, 而是因為部份病患的體質本來適合放一些補藥 , 但若病患又自行服用補藥 ,

則會引發超量問題, 因此建議儘量減少補藥之服用 .

 (5)不是新鮮的食物就儘量不吃 , 以及醃漬食物 . 太精緻的食物 , 都儘量不要吃

(6)若是已經有肝硬化之現象, 則高蛋白的食物也要少吃 , 以免增加肝臟負擔 .

 

中醫輔助治療 降低肝病毒量

/ 天寶中醫診所院長 林襄穎 

2007/06/23 記者 :【張翠芬報導】 同步刊載於中國時報 . 雅虎奇摩網

肝炎的病毒量高低,目前已經成為診斷病情預後的指標之一,不少病患的肝功能指數常上上下下起伏,中醫師建議,可中醫輔助治療肝病,除了能降低肝功能指數,還能改善病患體質,延緩從肝炎邁向肝硬化的病程。

根據研究指出,肝炎患者若病毒量太高,由肝炎轉變成肝硬化、肝癌的風險將提高。 中醫師林襄穎指出,不論是 B 型肝炎或 C 型肝炎,病患的 GOT/GPT 常常看似正常,但其他相關指數,如胎兒蛋白、總膽紅素、白蛋白、球蛋白、以及病毒量可能都已經發生異常,只是病患自知

林襄穎表示,中醫治療肝病,除了能降低肝功能指數,在肝病的慢性病變期也能發揮療效。 一位 60 歲男性患慢性 C 型肝炎合併肝硬化,肝功能指數雖回復正常水平,但病毒量仍時高時低,由這位先生體形略胖,容易口渴,還有糖尿病史,在體質上屬於中醫的「溼熱體質」,使用一些清熱解毒、通便除的藥物,半年後病毒量與未服中藥前相較已減低一半。

林襄穎指出,肝病的治療是需要病雙方相互信任、相互配合,才能達到理想效果。經由中藥調理不但能使檢查數值趨近正常,還能改善病患肝病體質,提升體力,改善肝病疲勞,進而延緩肝硬化腳步,加強病患的生活品質。

林襄穎表示, 肝炎病人病毒量偏高 ,在各種體質都有可能發生,藥材方面除了常用的 黃連解毒湯 之外,還要搭配個別病患體質,例如 陰虛體質加入川子、沙參;睡眠障礙者可加入酸棗仁湯或天王補心丹;瘀血體質則加入青皮、丹參、鱉甲、桃仁 。至於 GOT/GPT 肝功能指數偏高,較常發生在溼熱體質的病患,可使用黃芩、黃連、黃柏、生梔子、綿茵陳、黃水茄等等藥材。

若是 總膽紅素偏高 ,多半發生在溼熱與陰虛體質的病患,可用 黃芩、黃柏、鬱金、柴胡、枳實、枳殼、大黃 等等藥材; 白蛋白偏低者以脾胃虛和氣虛患者較常見,可採用黃、白、茯苓、刺五加、黨參、太子參 等等藥材。

 

氣色有如包青天?小心肝病纏身!漫談肝病的中醫治療

/ 天寶中醫診所院長  林襄穎醫師  (同步刊載於中國時報 . 雅虎奇摩網 )

葛先生初次門診,一坐下來便表情嚴肅.面帶愁容問我:“醫生,請問有人像我這樣的氣色嗎”?我回答當然有。葛先生追著問:“可是真的有像我臉色這麼黑的嗎?黑到這麼黑?您看,我連手腳皮膚都是黑色的呀,我自已看了都覺得可怕。我告訴葛先生,這不叫黑色,正確的說,應該是青色。

原是葛先生是型肝炎帶原者,已轉變為肝硬化合併肝癌,此次正是前來請求治療,因為起初他顏面青黑色,朋友們一開始還戲稱他像電視上的包青天,而他自個兒也不以為意。直到慢慢覺得倦怠.全身無力.甚至身體發抖.頭暈.噁心.腹脹.食慾變差,大半輩子從未做過身體檢查的他,才找上醫生,結果肝膽科醫師判定已經是肝硬化合併肝癌。目前葛先生還常常伴隨口苦口臭.便秘.睡眠不好等等問題

中醫脈經記載:“肝病,其色青,手足急,協下苦滿,或時冒,其脈弦長─”由此可知肝病的氣色是青色而略帶暗黑,手腳筋脈容易發麻,腹部撐脹感,頭暈,脈象弦長,這都是肝病的典型症狀。除非是發生黃疸,否則肝病病人不一定會臉色發黃。換言之,臉色青黑的人,應該比臉色黃的人,更須注意自己的身體。以下簡單說明肝病的中醫觀點:
 

(1)慢性肝炎:可用清熱解毒的中藥,例如黃連解毒湯.金銀花.連翹.茵陳.苦參.板藍根等等都是適合藥材。

(2)肝硬化:可用活血化瘀藥,防止肝纖維化與肝硬化之惡化,例如血府逐瘀湯、桃仁.紅花.丹參.赤芍.川七.山查等等皆可用。

(3)肝 癌:須輔以抗癌藥物,例如半枝蓮.七葉一枝花.白花蛇舌草.虎杖.射干之類。


上述的葛先生便是氣滯血的體質,中藥採用行氣治血化瘀藥物例如:血府逐瘀湯,再加入木香.元胡.川子.佛手.丹參.大黃.川芎.青皮.白花蛇舌草.半枝蓮等等藥材,經由中西醫合併治療3個月後,原本預計即將要作的栓塞治療,肝膽科醫師告知可再暫緩些,之後再追蹤是否要作。病人喜極之下,發現原本的倦怠.頭暈.噁心.口苦口臭.便秘都早已不見,睡眠也可達到連續5-6小時。更意外發覺原本有如包青天的臉色果然有改善,氣色已不再那麼青暗了

然而更重要的是,葛先生是一個配合的病人,因此,遵從醫囑.按時服藥,生活作息也調適為朝九晚五,不再日夜顛倒。適度運動.少食刺激食物,正確的做到肝病的養生保健,才能擺脫肝病的夢魘。

 

肝病『真肝苦』中醫治療善用藥物可自我保健!

/ 天寶中醫診所院長  林襄穎醫師
 
最近一位門診男性病患,55歲。型肝炎合併型肝炎,之前已住院多次。現今肝硬化仍微有腹水、腹部青筋、黃疸、面部呈黯黑黃色、身體不由自主發抖、全身無力。自訴頭暈甚、噁心欲吐、腹脹、兩肋痛、牙齦出血、口中尿氨味(阿摩尼亞味道)、大便或瀉或秘,總覺解不淨、小便量少、全無食慾,幾乎徹夜不能眠。該患者因住院多次,反復輾轉於醫院中,態度已極為消極,甚至想放棄治療。經我們婉轉解釋相勸後,才願提起信心接受治療。我們建議患者仍須採用中醫西醫進方式治療,而中藥則採取煎劑與粉劑交替輪用的方式。

在治療方面,認為此病患病情已發展至肝硬化腹水,大便不暢而小便極少,循環系統已遭破壞。故患者常覺口中有一股怪味(尿氨味),甚至牙齦無故出血,此皆是肝脾瘀血嚴重。加上頭暈目眩、發抖、少氣不能多言語、納差、徹夜不能眠,是肝虛,陰陽不能循常序而交替。因此處方以臌脹湯,加活血化瘀。解毒降濁。滋陰補陽等等中藥為主藥,前後加減多次治療之。

結果:以中西醫進方式治療三個月後,病情好轉,腹水減去一半以上,腹脹與兩肋痛感減輕,黃疸已無,膚色呈淡黯色。身體已發抖,能獨自行走不須別人攙扶,說話較有氣力,頭暈減少,牙齦不再出血,大便成條狀,小便量正常而色清,夜間睡眠能持續5小時。

以上病例,簡單揭示中醫治療肝病的方法。其實,中醫在治療肝病的竅門固然眾多,但是並非神秘而不可接近的。相反的,中醫治療都是有法可循,環環相扣的。以下則簡單說明中醫在治療肝病的概要以及保健事宜:

()中醫藥治療肝病的要點:
 

1、慢性肝炎:可用清熱解毒的中藥,例如肝臟清利專方蒲公英、金銀花、黃芩、黃連、山梔子、茵陳等等都是適合藥材。

 2、肝硬化:可用活血化瘀藥,防止肝纖維化與肝硬化之惡化,如:疏青丸、桃仁、紅花、鬱金、枳殼、大腹皮、丹參等等皆可用。 

3、肝癌:須輔以抗癌藥物,如臌脹湯、半枝蓮、板藍根、七葉一枝花等等之類。但絕對不是只吃這些青草藥肝病就會痊癒,它們只是配角,主方仍必須請醫師依患者體質調配,而且不可隨意吃補藥。


常常有病患濫用某些來路不明偏方,結果起初有效,後來根本無效。甚至自始至終都無效,吃了還頭暈心悸,腹瀉虛弱之類。這是因為大多數來路不明偏方都把肝病一律當成是燥熱的病,所以用寒性的藥治療之緣故。

其實中醫治病是以辨證論治為主,所以同樣是肝病,甲病人與乙病人服的藥可能完全不同。所以,患者千萬不可自己隨便濫服藥物,有任何治病服藥的問題,應該先詢問您的醫師。因此,只要懂得善用藥物,由合格醫師調配,則青草藥也是很好的治病良方。

()肝病養生保健:
 

1肝屬於五行之木木色為,樹木之本性必須條暢而舒展,故肝病患者可從事園藝休閒,種植樹木花草,並適度運動,對病情有良好幫助。

2、中醫的觀點,晚上十一點至凌晨一點,血行在膽,一點至三點,血行在肝。肝膽功能不佳者應儘量在十一點之前就寢,如此血行才能在半夜一點至三點運行到肝臟。 


()叮嚀小語:

1、肝病無特效藥,因此不可迷信來路不明的偏方
2、
不失志,不放棄
3、
有病仍須找合格醫師治療

 

癌症中醫調理 注重體質與病程

天寶中醫診所院長 林襄穎 (作者亦為中國醫藥大學中醫研究所碩士)

(本文於自由時報 . 雅虎奇摩網同步報導)

 

近來門診接獲一位初診病患楊先生,患肝癌末期,遠從台南前來求診,一問之下才知道這位病患多年來總是病急亂投醫,服用所謂秘方偏方,但身體卻不見好轉

 

近來新聞媒體接連報導不少名人癌死亡的例子,包括經營之神王永慶先生長媳患胃癌;台灣首富郭台銘先生的弟弟患血癌;名導演楊德昌先生患結腸癌。癌症的可怕,即便是地位顯赫或財富滿盈,也難以脫離其魔掌。

 

以台灣而言,癌症蟬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已有多年,最可怕的是癌細胞一點一滴折磨病患身體,以及病患精神負擔與家庭的破碎,因此生病的過程似乎比死亡還要可怕。

 

有許多病患會求助常規西醫以外的治療,除了改善身體症狀不適之外,也提高生命品質,更希望藉此延長生命,因此中醫便成了癌末病患追尋生機的一線機會!但類似文中舉例的病患王先生這樣的患者還真不少,總是病急亂投醫,若民眾沒有建立正確就醫觀念,則受害的終究是病患本身。

 

中醫輔助癌症治療,並不是依賴什麼秘方,比如文中舉例的病患王先生,因肝癌肝細胞受損,血液凝血功能變差,因而牙齦與鼻黏膜出血,病患還誤以為是肝火太大,服用秘方也總是一些清熱解毒藥材如白花蛇舌草、半枝蓮或蜈蚣之類,

不但出血毫無改善,還腹瀉不已,頭暈虛弱。其實癌末幾乎都是虛弱體質,實在禁不起清熱解毒藥物的一再使用,因此為病患改處方為參散加仙鶴草、白茅根,出血量果然大為減少,頭暈腹瀉也都改善。這就是中醫治癌的精神所在,

能夠依病患體質與病情程度開立最有效的藥材。

 

不論是正在接受放療或化療,或是已完成西醫療程的病患,甚至是癌症末期病患,都可以斟酌使用中醫療法,以下表格簡單說明:

 

 

階段

   症候

 

    治療方式

 

放化療反應階段

凝血功能變差,常伴隨鼻血或牙齦出血。

 

可用仙鶴草、白茅根、側柏葉等藥材以涼血止血

腸胃虛弱,頭暈倦怠,嘔吐或腹瀉。

益氣健脾胃,可用參或香砂六君子湯,提高免疫功能,以便使放化療能持續有效進行,完成療程。

完成放化療階段

長期性的倦怠疲勞。

益氣補腎,再加入預防腫瘤復發或轉移的中藥。常用的有太子參、白、黃精、仙靈脾、五味子、丹參、川七、休、薏仁等藥材。

癌末階段

隨著轉移的器官,發生其相對應症狀。

氣健脾腎,補精髓,提高免疫與體能,延長生存期,常用藥如人參、黃、茯苓、補骨脂、菟絲子、紅花、川芎、金銀花等等,再依相對應症狀加減藥材。